今天是南通瑞慈醫(yī)院
支援湖北醫(yī)療隊三名隊員
去到黃石的第19天
徐劉媛始終堅守在陽新縣人民醫(yī)院ICU
張小銓從指揮部調到了黃石中心醫(yī)院ICU
孟醒則從中心醫(yī)院ICU又轉戰(zhàn)出院患者集中隔離點
雖然在不同的崗位上
他們的目標卻都是一樣
那就是不獲全勝,絕不撤退!
初到黃石,孟醒和張小銓被借調到江蘇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的物資保障組工作,雖然物資的甄別篩選與戰(zhàn)友們的安危息息相關,但是不能和大家并肩戰(zhàn)斗在最前沿,兩人不免遺憾。懷著激動又忐忑的心情,3月7日,他倆終于迎來了在黃石市中心醫(yī)院的第一個夜班。
穿戴好一層又一層的防護裝備,獨自走過一條狹長的走廊,乘坐電梯下到自己的工作區(qū)域,“真的是有種電影《生化危機》的感覺,”張小銓這樣描述自己第一次進入ICU時的心情。
△圖左為孟醒,右為張小銓
第一個夜班,從下午4點到半夜12點,剛剛到崗,就給孟醒留下了一段特別難忘的回憶。
張奶奶住到黃石市中心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有一段時間了,一直在管道吸氧,同時心功能不太好。在重癥監(jiān)護室這段時間,老人病情平穩(wěn),不過離出院跟家人團聚還要等一段時間。
3 月 7 日 18 點,交接班時,江蘇、黃石兩地醫(yī)護人員為老人送上了一份驚喜,準備了蛋糕和蠟燭,為老人唱起生日歌,當大家一下子都圍在張奶奶面前時,老人驚呆了,開心地眼淚都要落下來,現(xiàn)場氣氛十分暖心。
如果說有什么讓孟醒煩惱的,那大概是自己“帥氣”的臉龐負傷了,因為長時間穿戴防護裝備,他的額頭上一圈深深的壓痕,鼻子紅腫疼痛不得不貼上塊敷料保護,每次脫下一層層的防護裝備,他形容自己“就像破殼的小鳥一樣歡快”。

記
記錄人:南通瑞慈醫(y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yī)師 張小銓
馳援地點:黃石市中心醫(yī)院
進入ICU,孟醒和我得到了許多照顧,我們也相互照應著,生怕有一點疏忽。因為答應了大家我們一定平安凱旋。
我們組管了兩個樓層的ICU,每個樓層都會有一個工作手機,平時每一個病人的病情變化都會通過這個手機發(fā)在工作微信群里,這樣大家對所管病人的病情都會有一個動態(tài)的了解。
在這里老師們工作的細心程度讓我們非常的敬佩,每一個參數(shù)的變化對于他們都是重點。只要有一線生機,我們定當全力以赴!這是我們所有人的信念。
這兩天,隨著不斷有病人出院,患者數(shù)量也在不斷減少,希望仿佛就在眼前。但是我們仍然不能麻痹大意,盲目樂觀。依然要保護自己,保護戰(zhàn)友,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zhàn)。不獲全勝,絕不撤退!
記錄人:南通瑞慈醫(yī)院ICU護師 徐劉媛
馳援地點:黃石陽新縣人民醫(yī)院
轉眼間,來陽新已經18天了。在這里,每天見證著一個個患者從陽性轉成陰性,從陰性出院回家??吹剿麄兂鲈簳r臉上洋溢著的笑容,所有的疲憊都會頃刻間煙消云散!每一次看到患者病情好轉,哪怕只是一點點的進步,我都想和身邊的每一個人分享好消息。這一份喜悅,也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當初的選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役,我會奮戰(zhàn)到底!正應了那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也是我們這一群人存在的意義吧 !
在這里,每天都會結識新的小伙伴,雖然大家來自于不同的城市 ,甚至于不同的性格 ,但卻有一顆共同戰(zhàn)勝疫情的心 ,我們是同事,是戰(zhàn)友,更是家人!大家不分彼此 ,不計較你我,每天一起工作,一起學習,分享每一次的成功和感動,激勵著彼此!疫情不退,我們不撤!縱有艱難困苦,我們依然選擇熱氣騰騰地生活。我們堅持著,我們等待著,我們相信著……等待摘下口罩,平安相見, 而那時的陽光一定很是燦爛,讓我們終于得以看清彼此耀眼的模樣!